AI写作现在的口碑开始两极分化,很多人说通过AI可以弥补自己的写作短板,甚至量化写文。
但也有很多人吐槽AI:
更有甚者,在网上公开说自己封号,就是因为用AI写了文章
今天,我也来谈谈对AI写作的看法。
01 各平台对待AI写作的态度
我给大家贴几张图,大家乐一乐。
几家内容创作平台的东家疯狂推出自己的大语言模型,现在反而要到内容平台上禁用AI?
好好搞笑的事情。
尤其是百家号,在自己家的首页上写:AI笔记,小白创作也疯狂。
反手又把自己AI创作的号被封了。一点道理都没有。
建议被封号的人去查一查,到底是什么原因被封了。
幸好评论圈里有高人!
除非官方封号的时候明确通知:因为AIGC内容创作被封号,否则我是不会相信的。
当然,对AI写作,还是会有一些限制,比如以下内容平台:
知乎
微信问一问
公众号发文
从各种角度,都比较重视对AI内容创作可能引发的问题。
02 魔法能不能打败魔法?
那么,平台能不能准确识别出AI创作的内容?
并不能。
所以在以上平台对内容的处理上,都会使用“疑似AI”等字眼。
很多人分析,通过用词风格和模式、语义分析、元数据分析等手段来识别AI创作。但这些内容,因为不同人使用不同的提示词不同,结果千差万别。
大模型本身就是一个拥有2000多亿变量的智能模型,经过人的使用,产生的结果又会出现上万亿种可能,怎么可能会被另外一种智能轻易识别出来?
如果能被识别出来,只有两种情况。
第一:识别算法比大语言模型更高级,也就是说,至少拥有2000多亿个变量,每年投入100亿研发资金。(这种资本家不知道是不是有病,把钱投入到这种没有产出的领域。)
第二:你使用AI提示词的方法太初级,没有加入任何个人特色,被对方简单的模型轻而易举的识别出来。
没有第三种情况了。
随着时间的变化,会慢慢开发发一些简单的方法来使得识别第二种情况的能力慢慢提升,越来越接近第一种情况。
但在没有看到商业用途的前途下,相信谁都不会花大量的资金去做这件事。
所以,认真的学习AI吧,在我们还有机会的时候!
03 如何正确使用AI写作?
上一篇文章做了一个投票,调查大家使用AI的情况。
从结果来看,已经有近70%的人或多或少的使用了AI。可以熟练使用的也有25%。
这已经说明了,并不是AI不行,是我们没有学会使用。
关于如何正确使用AI,这是一个比较庞大的问题,我就简单说几个原则:
-
要了解AI使用的原理,可以在网上搜一搜吴恩达关于ChatGPT的讲课,讲得很详细了。
-
要耐心进行调教,任何工具每个人使用起来都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AI,同样的提示词,出来的结果也很有可能是不一样的。
-
要学习别人是怎么使用的。不要固步自封,要多学习,尤其是学习成功案例。
-
几种正确的说法的截图。
关于AI写作,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