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刹海市:每一个做副业的人,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龙女

7月19日,沉寂多年的刀郎突然归来,一首“罗刹海市”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一阵阵的解构热潮。

刀郎的这首《罗刹海市》,歌词取材于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同名故事。那么,蒲松龄的《罗刹海市》讲的是什么呢?

讲一个叫做马骥的商人子弟,出海拜访了一个叫大罗刹国的国度,这里是万事颠倒、以丑为美

这个人,长得风流倜傥,甚至还挺像个女孩子,非常俊美。

到罗刹这个以丑为美的国家,当然不被待见,甚至有人看见他都很害怕远远的躲开

后来他拜见了一个叫植几郎的当地官员,虽然他的容貌不被当地人所接受但是他的音乐才华得到了植几郎的赏识。

所以这个故事当中的也是一个音乐人,这里的的音乐人指的是谁,就一目了解了吧。

后来在这位知己郎的劝说之下马骥也学着罗刹国人的样子,把自己弄丑,脸上抹黑扮张飞。

先后拜见了宰相和国王都得到了赏识,封了官。

图片[1]-罗刹海市:每一个做副业的人,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龙女-鱼儿项目网创业

 

但是没过多久又被周围的人妒忌排挤,他自个弄虚作假也实在不愿意装了,就辞官又去了海中的市场。

这就是海市故事的后半部分了。

在海市当中他拜会了龙族去了龙宫,他的才华和文笔得到了龙王的肯定。

龙王是真心赏识他,所以他就娶了龙女还生了孩子,被封为驸马都尉。

后来因为他想念在家乡的父母,就和这个妻子龙女相分别了,回了家乡。

从此人间两隔。

图片[2]-罗刹海市:每一个做副业的人,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龙女-鱼儿项目网创业

简单的说就是这么一个奇幻故事,这个故事里的原版人物,名字也出现在了刀郎的新歌里面。

说是从西边来的,因为刀郎自己就出生于四川,新疆又是对他音乐风格形成很重要的地方,他算是西域歌手。

所以这个主人公骥,在这里很明显指的就是刀郎自己

在聊斋故事里的历程,一个外来者到了罗刹国,卓尔不群,又帅又有才,却被大罗刹国的人视为丑,必须图面自污才能够被圈子所接纳,最后还受到了妒忌和排挤,自己也觉得违心装不下去了只得出走。

那这个故事主人公的整个历程,刀郎在流行乐圈所经历的历程不谋而合。

所以这个黑白颠倒的罗刹国在这里指的就是娱乐圈。

进一步又有人细挖刀郎的歌词,说讽刺了汪峰、那英、杨坤、高晓松这些人。

那英曾经非常直白的拒绝刀郎入圈,说刀郎这个人“没什么审美感,我都不知道他那个歌好在哪,如果刀郎都能够上的了春晚,那我就砸电视”。

杨坤也曾经说过,“刀郎的音乐最多算怀旧,其实是苍白无力的”。

所以在刀郎的新歌当中,就以一些动物来讽刺了这些明星大腕。

那这一部分呢大家都知道了,我这就不用再多说了。

我想说的是,

作为一个创作者来讲啊,他很在意自己真性情的表达其实这种拐弯抹角的说话方式,也还是让他满压抑和不爽的。

虽然比不说要好,但是这么说呢仍然不是最爽的方式

刀郎既然退圈了很多年,就应该是在那个体制当中,既不顺也不爽。

如果他今天心中还有一团烈火创作的初心不死,可以再试着找找其他的路。


 

故事只是一个故事。我们只有加上自己的思考,才会让故事升华。

其实做自媒体的人,很多人就像刀郎一样,在罗刹国生活的没有自我,需要自己扮丑才能在那个世界里获得那么一丝存在感

换成以前的年代,比如说80年代,这本身就是个无解的问题。

官大一级压死人,这不是一句玩笑话,是对某些制度的深刻总结。

但是,现在互联网的时代,在这些众多的平台上,已经能够提供一个像海市一样的地方。

只要你有才华,就不会被埋没。不需要再像骥一样,带着个面具生活。

无论你是有特长,还是有技术,还有擅长营销,都可以在这里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只是要问问自己:真的有勇气离开罗刹吗?

如果你愿意,可以随我们一起,先从公众号开始,一步步建议自己的海市阵地。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温馨提示:

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